夏季可食用芳香植物
一、球茎茴香
1、定义:球茎茴香学名Foeniculum dulce D.C.,英文名Florence Fennel,别名意大利茴香、甜茴香,为伞形花科茴香属茴香种的一个变种。
2、功效:有健胃促进食欲、驱风邪等食疗作用。球茎茴香性味甘温、辛,含高钾低钠盐,并含有黄酮甙、茴香苷;果实含丰富的芳香挥发油,其主要成份为茴香醚、右旋小茴香酮、右旋和左旋柠檬烯、蒎烯、二戊烯、茴香醛等成份,健胃散寒。球茎茴香可生食或熟食,外形新颖独特,很受消费者欢迎,市场前景好。
3、做法:一般切成细丝放入调味品凉拌生食,也可配以各种肉类炒食。种子同小茴香一样具有特殊的香气,可作调料或药用。
4、种植说明:球茎茴香喜冷凉,但适应性强,能耐寒耐热,种子发芽适宜温度16摄氏度—23摄氏度,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,在长日照条件和较高的温度下,抽薹开花,从开花到种子成熟需30天—40天,营养生长阶段喜光怕阴,在充足阳光条件下利于植株生长,为叶鞘肥大积累养分。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,但喜肥沃、疏松、保水、保肥、通透性好的土壤,以中性土壤或粘土壤为好,PH值范围5—7。
二、香芹
1定义:芹菜,属伞形科植物。有水芹、旱芹两种,功能相近,药用以旱芹为佳。旱芹香气较浓,又名“香芹 。
2、功效:芹菜,富含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胡萝卜素、B族维生素、钙、磷、铁、钠等,叶茎中还含有药效成分的芹菜苷、佛手苷内酯和挥发油,具有降血压、降血脂、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哦。同时,具有有平肝清热,祛风利湿,除烦消肿,凉血止血,解毒宣肺,健胃利血、清肠利便、润肺止咳、降低血压、健脑镇静的功效 。芹菜含有利尿有效成分,消除体内水钠潴留,利尿消肿。
3、做法:第一种是饺子 把叶洗净剁碎,与肉馅按1∶1的比例搅拌均匀,放入少许食盐、姜末、五香粉等调料,这样做成的饺子味道鲜香。
第二种是炒蛋 将芹菜叶洗净切碎,在碗中打入2-3个鸡蛋,加入切碎的芹菜叶拌一拌,然后倒入热油锅中翻炒,即成芹菜炒蛋。
第三种就是凉拌了 将芹菜叶洗净焯水,捞出后轻轻挤干水分,用刀切碎。将豆腐干切成5-6毫米的小丁,与芹菜叶一同放入盆内,放入适量的盐、酱油、香油、味精、白糖,拌匀即可。此菜色泽碧绿,清爽适口。
第四种就是烙饼 芹菜叶洗净切末,用水焯一下。碗中打入2个鸡蛋,与芹菜末搅拌,再加适量面粉,调成糊状。在平底锅中倒少许油,煎熟即可。蛋饼有芹菜叶的清香,软嫩可口。
第五种就是做汤 将芹菜叶洗净,锅中倒入清水,放入海米、精盐,烧沸。加芹菜叶,并用水淀粉勾芡,打蛋花,再点少许香油即可。
典型菜品:蛋饼、芹菜炒肉,猪肉芹菜水饺、
4.、种植说明:芹菜鸡芹菜性喜冷凉、湿润的气候,属半耐寒性蔬菜;不耐高温。干燥可耐短期零度以下低温。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4℃,最适温度15~20℃,15℃以下发芽延迟,30℃以上几乎不发芽,幼苗能耐-5~-7℃低温,一般春季栽培1~2月在温室内育苗,3月下旬至4月中定植,5月下旬至7月采收,秋季栽培,6月中旬至7月上旬播种育苗,8月上、中旬至9月中旬定春植,10月~12月收获。一般保护地内栽培多在7月上、中旬至8月上旬播种育苗,9~11月定植在改良阳畦或日光温室,1月~3月收获 。播后覆土要薄要均匀,苗畦要保持湿润,一般可隔1~2天早、晚时浇一小水,直到苗出齐,春、秋播种可不搭遮荫棚,要勤烧小水,以利出苗。
三、柠檬薄荷
1、定义:整株植物光滑,带有黄色腺体点缀,呈深绿色,通常捎带紫色,特别是在叶子边缘处。叶边呈锯齿状。紫色花萼上有非常明显的黄色的腺体线 。
2、功效:解暑散热,是清热利尿的良药。可以健胃祛风、祛痰、利胆、抗痉挛,改善感冐发烧、咽喉、肿痛,并消除头痛、牙痛、恶心感,及皮肤瘙痒、腹部胀气、腹泻、消化不良、便秘等症状,且可缓和头痛,促进新陈代谢,对于呼吸道的发炎症状有治疗作用;还可降低血压、滋补心脏。其淸凉香气,还可平缓紧张愤怒的情绪,能提振精神、使身心欢愉、帮助入眠。
3、做法:薄荷粥 鲜薄荷30克或干品15克,清水1000毫升,用中火煎成约500毫升,冷却后捞出薄荷留汁。另用150克梗米,加水煮,待粥将成时,加入薄荷汤及少许冰糖,煮沸便可。 解暑散热。
典型菜品:薄荷豆腐 豆腐2块、鲜薄荷叶50克,鲜葱3条,加2碗水煎,待煎至水减半时即乘热食用。 此可治伤风鼻塞、打喷嚏、流鼻涕等病症。
薄荷鸡丝 鸡脯肉150克,切成细丝,加蛋清、淀粉、精盐拌匀待用。薄荷梗150克洗净,切同样长的段。将拌好的鸡丝倒入5成热的油锅,过一下油。另起锅,加底油,下葱姜末,加料酒,薄荷梗、鸡丝、盐、味精略炒,淋上花椒油即可。 此可清火解暑。
薄荷汤 将薄荷叶清洗干净,切碎,用开水焯一下,放少许盐、香油即可。 此有清热解暑泻火之功效。
薄荷茶 用薄荷泡茶喝,可以利用薄荷中薄荷醇、薄荷酮的疏风清热作用,而且泡茶喝之有清凉感,是清热利尿的良药。
薄荷桑菊饮 薄荷15克,桑叶10克,菊花10克,杏仁10克。上述药共放锅内,加水500毫升,煮沸10分钟即可,取药汁代茶饮,每天1剂。 此适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头痛,微恶风寒,口渴咽痛,咳嗽痰黄或黏稠,小便短黄者。 薄荷蝉蜕散 薄荷、蝉蜕各30克。两味共研细末,每次服5克,小儿酌减。每天3次,用温开水送服。 此适用于荨麻疹引起的斑疹、斑点和皮肤瘙痒者。
4、种植说明:将种子洗净晾干,在花盆里填2/4的土,再添1/4的沙,将种子种好,浇透水。放在温暖湿润的地方就行了,四片叶后在春季移植。
三、双色紫苏
1、定义:苏(学名:Perilla frutescens),古名荏,又名白苏、赤苏、红苏、香苏、黑苏、白紫苏、青苏、野苏、苏麻、苏草、唐紫苏、桂芢、皱叶苏等,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,一年生草本植物,叶片卵形,边缘有锯齿,叶片上面为绿色,背面紫色,具有芳香。喜温暖向阳环境,适栽于疏松肥沃土壤。可料理,可入药。
2、功效:紫苏嫩叶营养丰富,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可溶性糖、膳食纤维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维生素C、钾、钙、磷、铁、锰和硒等成分,此外,叶中含有挥发油,内含紫苏醛,紫苏醇、薄荷酮、薄荷醇、丁香油酚及白苏烯酮等,具有特异芳香,有防腐作用。
紫苏叶性温味辛,具有解表、散寒、理气、和营的功效。适用于感冒风寒、恶寒发热、咳嗽、气喘、胸腹胀满等病症。
3、做法:
凉拌紫苏叶
【主料】:紫苏嫩叶300 克。
紫苏(9张)
【调料】:精盐、味精、酱油、麻油。
【制法】:将紫苏叶洗净,入沸水锅内炉透,捞出洗净,挤干水分。切段放盘内,加入精盐、味精、酱油、麻油,拌匀即成。
【按】:紫苏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,特别富含胡萝卜素、维生素C、B2。丰富的胡萝卜素、维生素C有助于强增人体免疫功能,增强人体抗病防病能力。紫苏叶具有发表、散寒、理气的功效。此菜适用于感冒风寒、恶寒发热、咳嗽、气喘、胸腹胀满等病症。健康人食用能强身健体、泽肤、润肤、明目而健美。气表虚弱者忌食。
紫苏粥
【主料】:粳米100 克,紫苏叶15 克。
【调料】:红糖。
【制法】:以粳米煮稀粥,粥成入紫苏叶稍煮,加入红糖搅匀即成。
【功效】:紫苏叶具有开宣肺气、发表散寒、行气宽中的功效,与健脾胃的粳米相配成粥。适用于感冒风寒、咳嗽、胸闷不舒等病症。紫苏粥是很好的健胃解暑食品。
4、种植说明:紫苏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。种子在地温5℃以上时即可萌发,适宜的发芽温度18~23℃。苗期可耐1~2℃的低温。植株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缓慢。夏季生长旺盛。开花期适宜温度是22~28℃,相对湿度75%~80%。较耐湿,耐涝性较强,不耐干旱,尤其是在产品器官形成期,如空气过于干燥,茎叶粗硬、纤维多、品质差。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,在较阴的地方也能生长。
四、莳萝
1、定义:多年或一年生草本,高60-90厘米;茎直立,无毛。叶矩圆形至倒卵形,长10-35厘米,二至三回羽状全裂,最终裂片丝状。复伞形花序顶生,直径约15厘米;无总苞及小苞;花瓣黄色,内曲,早落。双悬果椭圆形,背棱稍突起,侧棱狭扁带状。
2、功效:抗痉挛、祛肠胃胀气、利消化、消毒、促进泌乳、助产、镇静、利胃、促发汗、帮助睡眠、预防动脉硬化。
3、做法:炒食,做馅。适用于炖类、海鲜等佐味香料。莳萝放到汤里、生菜沙拉及一些海产品的菜肴中,有促进风味 4、种植说明:②种子处理:播种前可用冷水或40-50℃温水浸种4-5天。每天换水一次,捞出沥干水分即可播种。也可用3%的硫酸铜或1%尿素溶液浸种,有益于发芽,用甲醇浸种5分钟可提高发芽率和提早发芽。近年来,也有的采取长期冷水浸种,获得良好的效果。
|